跳至內容

評論| 王廣濤:參議院大勝的安倍,距離修憲還有多遠?

現今執政兩黨外加主張修憲的兩個在野黨,已經足以確保在參議院的三分之二多數席位,達到修憲動議要求。

王廣濤:參議院大勝的安倍,距離修憲還有多遠?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勝。

7月10日的日本參議院改選以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大勝而告終,但參議院選舉的連鎖反應並未消減。近日,曾任民主黨政權時期復興大臣的平野達男宣布加入自民黨,令自民黨27年來首次在參議院中議席過半。關於熱議的修憲問題,現今執政兩黨外加主張修憲的兩個在野黨(即所謂「修憲勢力」),已經足以確保在參議院的三分之二多數席位,達到日本國憲法規定的修憲動議要求。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在日本的議會權力結構中,眾議院的權限明顯高於參議院(下院優位制度),參議院的職能主要是審議眾由議院通過的提案,但即使參議院否決眾議院的提案,提案折回到眾議院如獲得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亦可僭越參議院生成法案。然而,本次參議院改選重要性卻超出了過往的歷次選舉,因為所有政黨都把焦點聚焦到「修憲」這一重大問題上。事後,自公兩黨並無意外地贏得選舉,雖然沒有拿到修憲動議的三分之二席位,但是聯合其他修憲勢力的話,啟動修憲議程並非難事。

縱觀安倍上台執政近四年來的三次大選(2013年參議院改選、2014年眾議院大選以及本次參議院改選),安倍在選舉中所採用的政治手法如出一轍,基本上都是在選戰中主打經濟牌,然後借重經濟牌獲得選民支持後,進而將議程轉向政治領域。早前設立的「日本版國安會(NSC)」、「特定秘密保護法案」以及去年秋季通過爭議性的「安保法案」,都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推進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