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留住味道的人:紐約客的私廚天地

有人選擇用語言抵抗遺忘,有人選擇用味道抵達身後的家。在蒸騰煙火與異鄉鍋鏟間,ta們練習如何煮一頓飯。

留住味道的人:紐約客的私廚天地
Eric、Charlene Luo、John與楊帥。圖:作者提供

楊涇浜廚房——假上海人的家

「楊涇浜廚房/Fake Shanghainese Club」是楊帥給自己「私廚」取的諧音名。他出生上海,家住崇明島。而「洋涇浜」是上海方言裡,本地人對說上海話說得不地道的外地人的一句調侃。出生上海、籍貫江蘇、家住崇明島、身分證開頭不是 310 的楊帥,懷著自嘲的樂趣,用「楊」替代了「洋」 y給自己的「私廚」取了個諧音名。:

「上海內部有不同的方言。我說的上海話是崇明島話。上海人不一定會認同我是上海人。」 楊帥為我這個百分之百的外地人解釋。「但這就像紐約客的身份定義是什麼一樣。大部分紐約客都不是完全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楊帥。圖:作者提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