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美國參眾兩院幾乎一致通過:將公布2萬頁愛潑斯坦文件全文|Whatsnew

特朗普終於改變立場,反過來要求共和黨議員支持公開文件,並表示若國會順利通過法案,他將會簽下同意。

美國參眾兩院幾乎一致通過:將公布2萬頁愛潑斯坦文件全文|Whatsnew
2025年9月16日,英國針對政治人物發起病毒式行動而知名的團體Led by Donkeys,將一段愛潑斯坦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影片拼貼投射到倫敦以西的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一座塔樓上,持續了數分鐘。攝:Lena Voelk/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參眾兩院11月18日以空前速度通過決議,要求司法部公布已故的性犯罪金融家傑弗里・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所有文件檔案,總統特朗普儘管先前極不情願公開,但他近日表示將順從民意,預計很快公布全文。

美國眾議院18日以427比1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要求司法部公開其持有的、與愛潑斯坦相關的檔案。當法案送往參議院,也因為無人出聲反對,符合 「一致同意程序」(unanimous consent),在沒有投票、沒有辯論,也沒有加入任何修正案的情況下快速通過議案。傳統上只要有1名參議員反對就需正式投票,但參議院似乎明白「人心所向」,因此無異議通過。

法案生效後30天內,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必須公開上述「所有未分類的紀錄、文件、通訊與調查資料」。但法案也授權邦迪可以保留部分資訊,例如可能會危及當前的聯邦調查、或能夠識別出任何受害者的資訊。

愛潑斯坦新郵件再指向特朗普,眾院將表決是否全面公開文件|Whatsnew
在最新公布的郵件中,愛潑斯坦指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外界再次懷疑特朗普對愛潑斯坦的性犯罪行為知情程度,是否遠超過他公開承認的範圍。

公開文件本不需國會表決?

其實,公開這些檔案不需要兩院慎重投票,而是屬於總統一聲下令即可決定的事。總統特朗普過去面對媒體詢問時,通常淡化愛潑斯坦一案的重要性,稱之為骯髒且無聊,更多次批評這是「民主黨激進瘋子的陰謀」,強硬要求共和黨議員不得支持公開文件。他也堅稱自己多年前知道愛潑斯坦的行為不檢後就與他切斷往來,更無涉入不法。

然而這樣的態度,卻在他自己的支持者當中引發高度不滿。今年8月一項全國調查中,高達7成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在此問題表現「不得體」,其中約4成是共和黨人與保守派選民。而在2024年曾投票給特朗普的選民中,近半數表示不滿。凸顯出特朗普越是輕描淡寫,越讓外界質疑其與愛潑斯坦的關係。

而上星期,眾議院民主黨人士公布多達2萬頁的愛潑斯坦電子郵件,部分內容顯示特朗普對愛潑斯坦的性犯罪行為知情程度遠超過他承認的範圍,於是再度引發輿論批評與支持者反彈。特朗普16日開始終於改變立場,反過來要求共和黨議員支持公開,並表示若國會順利通過法案,他將會簽下同意。

此次投票中,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議員希金斯(Clay Higgins)是唯一投下反對票的人,他擔憂公開愛潑斯坦的資訊會「傷害無辜的人」。富豪愛潑斯坦多年來涉及脅迫或誘騙未成年人性交易而屢遭調查或定罪,其往來者多有政商名流,包含英國前王子安德魯(現名安德魯・蒙巴頓-溫莎),也包含特朗普本人,引發全球極大關注。

愛潑斯坦在2019年於紐約牢房死亡,雖被判定為自殺,但美國公眾仍持續質疑真相,長期呼籲司法部公開在調查期間收集的巨量檔案,至少超過300GB,包括與愛潑斯坦及其共犯麥克斯威爾(Ghislaine Maxwell)有關的司法部內部通訊、飛行紀錄、受害者與證人的訪談逐字稿等等,亦有受害者的性影像,但如前所述,涉及受害者隱私資料的內容不會公開。

2025年11月18日,美國國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公開政府關於性侵犯罪犯愛潑斯坦檔案的決議。華盛頓舉行了一個燭光晚會,性侵罪犯愛潑斯坦的受害者 Annie Farmer 在講台上發表講話。攝:Daniel Heuer/AFP via Getty Images

我們期待看見什麼資訊?

目前在美國媒體和輿論中,對於愛潑斯坦文件最關注的內容,首先就是所謂「重要名單」。傳說愛潑斯坦手上握有一份特定人物清單,可能一起參與性交易或其他案件。不過美國司法部7月發布的備忘錄中表示,這份名單並不存在,「我們也沒有發現可信證據,證明愛潑斯坦曾勒索要脅知名人士。」司法部還說,甚至沒有證據足以對第三人啟動調查。

此外,司法部列出的證據目錄中包含硬碟、iPad、愛潑斯坦私人島嶼船程日誌(boat trip logs),可以藉此還原有誰曾去過他的島上,以及其他參與人士。即使沒有其他人犯下與愛潑斯坦相同的罪行,媒體依然希望能從大量來往資訊中,找出哪些權力人士對愛潑斯坦的行為負有疏忽或共謀責任,甚至揪出其他被包庇的犯罪者。

《邁阿密先鋒報》(Miami Herald)記者Julie K Brown曾追查愛潑斯坦案件多年,她表示,如果檢調單位在2008年、甚至更早以前就對他追查到底,或許就能拯救更多受害女孩。一名曾遭受愛潑斯坦毒手的倖存者安妮・法默(Annie Farmer)也說,繼續保密這些檔案保密構成「制度性背叛」。

法默說:「正因為這些罪行沒有被妥善調查,那麼多女孩與女性因此受害。」

《華爾街日報》等財經媒體也曾關注愛潑斯坦在華爾街的人脈關係以及他如何處理龐大資產,是否用於掩蓋其犯罪行徑等等,期望這次能揭示金融機構或銀行高層在犯罪鏈中扮演的角色。

《邁阿密先鋒報》也指出,還有許多地方法院文件以及愛潑斯坦遺產管理資訊,都值得細細分析,藉此追問制度失靈與權力縱容的問題。愛潑斯坦的遺產也被用來支付和解金或賠償金,同樣需要查明資金流向。

當然,最受關注的仍是特朗普在整起事件中的角色,他到底認識愛潑斯坦多深?是否涉入性交易與人口販運?是否全盤知情卻忽略、縱容?即使不涉入犯罪,為什麼不早點公布?都將是美國媒體傾全力分析的重點。

從揭露者到被質問者:特朗普、愛潑斯坦案與MAGA敘事的崩解| Whatsnew
如果不對案件保持公開透明,特朗普將失去大批支持者的信心。

共和黨內部分裂危機可平息?

愛潑斯坦事件可能是自特朗普二度參選以來,面臨到來自基本盤最大的挫敗之一。

總在各種議題上近乎無條件支持特朗普的MAGA陣營之中,不少人長期堅信美國存在所謂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也就是一群極度富有權勢的人暗中勾結,以保護自身在各個領域的既得利益。而特朗普在語言和政策上霸道又直接的風格,令支持者相信他才是那個對抗深層政府的人。當他對愛潑斯坦的態度流露閃躲,這群人自然更為失望、反彈,進而影響到民意代表立場。

此次推動公開文件的法案,是由肯塔基州共和黨的馬西(Thomas Massie)與加州民主黨籍的卡納(Ro Khanna)兩名眾議員共同提出,馬西也因此遭到特朗普批評,但他態度堅定。他甚至在受訪時說:「2030 年特朗普就不會是總統了。」他還補充,反對公開的共和黨議員將會被認定為「保護戀童癖者的人」。

另一位支持公開的共和黨議員是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她原本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卻在這件事正式與他決裂,被他批評為「叛徒」。格林在18日稍早的記者會上說:「叛徒是那些為外國與自己服務的美國人;愛國者則是服務美國與美國人民的人,就像站在我後面的女性們一樣。」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