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过去十多年,中国多数城市的PM2.5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上升,空气似乎在改善。但多项监测数据显示,这套沿用十余年的空气质量标准,已难以准确反映当下的污染情况。
在中国标准下被判为“良”的天气,若套用美国标准,往往已被划入“中度污染”。同时,随着近年来空气污染物结构的变化,部分城市PM2.5出现反弹,臭氧浓度正成为多地的主要污染来源。现行标准的滞后,使治理成效与公众体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削弱了地方政府进一步改善空气的动力。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木俞,整理31个城市、横跨多年的数据资料,分析中国空气污染治理十年后,指标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陈莉雅
制作人:Valerie Chen
剪辑、声音设计:王伯维,“缰河媒体工作室”Alex Sun、阿狗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看起來「优良」:中国宽松的空气质量标准掩盖了哪些问题?
十年治理期间,PM2.5浓度在下降后出现反弹,部分城市臭氧浓度升幅过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