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速遞新聞要點|Whatsnew Summary
☁兩岸與外交
➡何謂「台灣有事」與「存亡危機事態」?日中外交風波再起
中日發生外交風波,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答詢中表示,若台灣發生涉及軍事行動的緊急狀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8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群X轉發新聞,評語:「面對入侵的脖子,要毫不遲疑地砍下去」。暴力言論且涉及國家領導人,引起日本、中國與台灣輿論熱議。
——為何高市要在國會答詢時提及如此敏感的話題?除了激烈言語,中日雙方又有哪些具體反應?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𓍝十月香港法庭
➡十月香港法庭匯整
每月,端傳媒編輯部為你整理前月「香港法庭動態」,持續關注香港政府與人權境況,10月重點案件包含——
-反恐二案罪成被告判刑,脫罪被告涉暴動再被捕
-支聯會案二度延開審
-女子涉為「香港議會」拍片認煽動罪
-中大學生會蘇浚鋒「煽惑投白票」罪成獲批終極上訴
-郭鳳儀父被控處理潛逃者保單於12月結案陳詞
-「平屋」控大坑西邨居民兩案開審
-蔡天鳳前家姑李瑞香妨礙司法公正罪成判囚
-危駕致他人嚴重受傷的督察姚新燊據報已復職
☀聚焦美國
➡美國史上最長「政府關門」終於落幕
美國參眾兩院13日終於通過資金法案,暫時解除「政府關門」,結束了長達43天的停擺。關門期間由於航空管理局過於疲勞,導致全美航班大減,連國會議員都得費盡心思趕回華府投票。
這場僵持是由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佔上風?而這份讓政府得以「開張」的法案的具體內容有哪些?為何被許多民主黨人視為「對特朗普政府的屈服」?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BBC被指「曲解」特朗普演講,高層請辭、特朗普提告索賠10億美元
英國廣播公司(BBC)外部顧問上周爆料,該台紀錄片節目《Panorama》在2024年美國大選前夕播出的其中一集,因剪接拼貼特朗普演講片段而引發爭議,畫面被指營造出特朗普煽動支持者衝擊國會的印象。該文件曝光後引發對BBC公正性的質疑,兩位高層迅速請辭。特朗普也宣布以誹謗為由,對BBC提起10億美元訴訟。
此事件涉及2021年國會山暴亂事件,特朗普到底說了什麼?他屢次以高額訴訟向媒體施壓,此次面對BBC的勝算又有多大?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愛潑斯坦新郵件再指向特朗普,眾院將表決是否全面公開文件
眾議院民主黨人士11月12日公布已故富商傑弗里‧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電子郵件,特朗普對其性犯罪行為知情程度,可能遠超過他公開承認的範圍。愛潑斯坦在2019年因涉嫌性侵以及與未成年人性交易被捕,後在獄中身亡。特朗普曾承諾解密「愛潑斯坦文件」,後來司法部卻說不會進一步公開案情。七成美國人認為特朗普處理不當,包括許多保守派選民與部份 MAGA 支持者,影響特朗普支持度。

⛇ 人類事
➡羅興亞難民船沈沒至少27死,東南亞「海上人球」艱難處境加劇
自2017年遭受大規模清洗以來,又經過緬甸內戰四年,羅興亞族群面對的暴力、貧窮、安全威脅,只有持續加劇,甚至被緬軍利用為內戰炮灰。因此,每年有數千羅興亞人搭乘危險的難民船,試圖逃到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除了死亡機率高之外,無論抵達何處,都免不了淪為「人球」的境遇。
♨熱議話題
➡Marineland「最後的日子」 :當法國虎鯨與海豚的未來成為公共議題
前一個周末,我們分享了法國鯨豚在海洋公園關門後的去留問題。端傳媒特約撰稿人Matthieu 身處巴黎,分享這場的來龍去脈與核心爭議——當社會共識抵制圈養鯨豚,這些美麗身影的未來如何安置,凸顯了政府法規、商業現實與動物照養方面的多重困境,加上社群流量影響,更顯混亂。Marineland 的困境不是孤例,而是全球走向「後表演時代」轉型進程中,不可回避的節點。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港大師生合著論文現「AI 幻覺」引大量虛構文獻,涉著名學者引爭議
AI工具快速及,也引起許多工作與倫理難題,學術與教育領域亦是「重災區」。香港大學社工系博士生白逸銘、港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葉兆輝共6位學者合著的期刊文章,近期被揭露多項參考文獻為虛構,且層層審閱關卡無人察覺。「AI 幻覺」(AI Hallucination)當前屢見不鮮,也凸顯學術誠信和 AI 應用不善的爭議。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這周還發生了...
台灣8旬婦悶死癱瘓50年兒子,判決籲請總統特赦
台北市一名8旬婦人疑因心力交瘁,悶死癱瘓50年的兒子,一審判刑2年6月,但承審法官建請總統特赦以免除牢獄之災,目前上訴二審中。此案引發輿論高度同情,討論長照資源不足問題。
香港立法會選舉,3家傳媒選舉論壇突然叫停
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12月7日舉行投票,但有媒體評論者發現,3家電視媒體預計舉辦的選舉論壇都突然「叫停」,有政界人士指出,參選新丁壓力很大,決定只參加政府舉辦39場論壇。
COP30全球氣候峰會巴西開幕,原住民族衝入抗議
2025年全球氣候峰會COP30在巴西的「亞馬遜門戶」貝倫舉行。原住民團體11日闖進會場抗議,雨林的不當開發威脅傳統領域,但這次並沒有原民代表出席,認為被排除在討論之外。
關於COP30與原住民抗議彙整,敬請期待下周速遞Whatsnew
東京流感病例激增,時隔16年首發流行警報
東京都因流感病例超標,發布自2009 年以來首次11月流感警報。本季已有1125個校園因流感部分或全面停課,較去年同期暴增。政府呼籲民眾勤洗手、適時戴口罩並避免群聚。
IPAC峰會明列破壞台海現狀行為,促民主國家共同因應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7至8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年度峰會,並通過台灣海峽「現狀維持宣言」。IPAC以對北京立場強硬著稱,台灣副總統蕭美琴此次應邀出席演說,引發中方強烈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