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独立调查团,在今年九月正式把加沙战争定性为种族灭绝。即使放回近几十年的历史脉络,即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进行的长期殖民统治,以定居点、检查站、监控技术等打压宰制巴勒斯坦人的“日常”来说,这两年仍属巴勒斯坦人的人权新低点。十月初,哈马斯在埃及会见美国和以色列代表后,承诺会停火和释放所有人质,这两年的战事应该暂时告一段落。但不管局势如何发展,巴勒斯坦人距真正的自由平安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
在以巴冲突缓和的时间,或者我们更应该问的是,为何以色列政府数十年来对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进行种族隔离和无差别攻击平民,除了基于抽象政治理想,追求在上帝应许地复国之外,会否有著其他更实际的政治经济盘算?
在其著作《巴勒斯坦实验场》(暂译,原标题为The Palestine Laboratory),澳大利亚藉记者作家安东尼·洛文斯坦(Anthony Loewenstein) 认为殖民加沙是以色列有助贩卖其国家研发的反恐国安军用技术,如监控无人机、面部识别系统、种族隔离设施之类,且全国无数人都参与其中,这种全国军工化亦是近两年加沙人道灾难的远因之一。若不正视这重要的政治经济结构,则即便内塔尼亚胡将来下台,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监控管理手段亦未必放松,巴人自治也成了遥遥无期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