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道門關上,另一道門打開了:同一個秋天,美國政府宣布將 H-1B 工作簽證申請費調高至 10 萬美元,中國則推出面向外籍青年科技人才的 「K字簽證」。前者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收緊移民政策的最新一步,旨在以「美國優先」的名義減少外籍勞工;後者則延續「人才強國」戰略,試圖以制度性開放吸引全球 STEM 人才。
兩項政策幾乎同時出現,似乎構成了中美在全球人才競逐中的鏡像對照:一邊強調收縮與內保,一邊展示開放與引進。都說科技業是美國的華人 vs. 中國的華人,當美國收緊H-1B政策而中國開放K簽,是否代表中國下了「搶人才」的決心?但誰的首選目的地會是中國?而美國收緊 H-1B 政策,對科技巨頭和外包公司有甚麼影響?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梳理了美國H-1B「10萬美元」新政為移民帶來的焦慮,我們也即將刊出關於「K簽」的解釋性報道,請讀者留意。
9月19日美西時間下午兩點半,Olivia Lee 正在舊金山一家律師事務所辦公。她是這家律所的移民與國際事務合夥人。她最先通過一個移民律師的群聊看到消息,十幾分鐘內,又收到了正在辦理H-1B客戶的郵件:剛畢業的留學生、公司 HR、矽谷科技公司老闆。消息有長有短,但核心問題就一個:「我們真的要交10萬美元嗎?」
那天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大幅調高 H-1B 工作簽證的申請費至10萬美元。若雇主未能支付10萬美元,H-1B 持有者將無法入境。行政命令寫道:「H-1B 非移民簽證計畫原本是設計來引進臨時高技能勞工,補充美國勞動力市場的不足;如今卻遭到濫用,成為以低薪、低技能的外籍勞工取代本土工作者的工具。」
Olivia 回憶那個混亂的周五下午:「我認識的每一位經手 H-1B 業務的移民律師,都在努力尋找所有客戶,無論他們身在何處,如果持有 H-1B 簽證,就把他們接回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