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国民航“降本增效”:过剩、裁员、停飞,民航人的生存困境

“说出去有面子,实际上也就是个蓝领。”马成光如此描述如今的飞行员。

中国民航“降本增效”:过剩、裁员、停飞,民航人的生存困境
2022年12月9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一名男子在观看中国东方航空的飞机。摄: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1日,中国南方航空吉林基地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有着十年飞行经验的机长李煜众刺伤两名同事后从15楼跳下。被刺两人送医后脱离危险,李煜众不治身亡。

事发后第二天,李煜众妻子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是航司领导故意“挑刺”将无任何问题的李煜众强行降级。南航与当地警方至今未对外公布案件细节与原因,也未回应公众质疑。真相缺席,航空圈自媒体及业内人士传,这起案件与各家航司正在“火热”进行的降本增效不无关系。

疫情后大陆航司连年亏损,民航扩张期增加的飞行(学)员开始“过剩”。各航司为求生“降本增效”,飞行员的晋升通道不再像往年那样畅通,内部考核与“作风问题”检查也更加冗繁严苛,曾经高门槛、高收入的光鲜行业在“寒冬”中褪色。

2020年3月24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推著行李经过关闭了的报到柜台。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