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谁能飞越德黑兰:当战争带来空域关闭,谁是赢家与输家?

飞机要绕行哪个空域,既是商业与安全考虑,也是政治动作。

谁能飞越德黑兰:当战争带来空域关闭,谁是赢家与输家?
2024年11月16日,黎巴嫩,一架中东航空公司的飞机正在接近贝鲁特机场附近的跑道,飞过以色列空袭现场升起的浓烟之上,以色列和真主党之间持续不断的战争中,以色列空袭了贝鲁特南部郊区。摄:Ibrahim Amro/AFP via Getty Images

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伊朗随即展开反击。伊朗导弹与以色列防空系统在特拉维夫(台译台拉维夫)夜空中激烈交火的影像,在社群媒体上广泛流传。

同样引发社群媒体关注的,还有一张来自飞航资讯网站Flightradar24的全球航班地图。这张地图布满密密麻麻的飞机图示,却存在三个空无一机的“黑洞”──因天气恶劣而不宜飞行的青藏高原、因俄乌战争而封闭的乌克兰领空,以及因以伊冲突封闭的中东领空。

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的区域军事冲突,对民航产业带来持续冲击。对航空公司而言,这意味著航程被迫拉长、营运成本上升,甚至不得不取消营运多年的固定航班。对旅客而言,则可能面临航班延误、转机次数增加,甚至受困冲突区,或在最糟糕的情况下,面临人身安全问题。

当区域军事冲突爆发,究竟谁有权力、又如何决定航班是否能飞越冲突区?军事冲突对民航营运带来多大冲击?而当像俄罗斯这样的广大空域长期无法使用时,全球航空产业发生什么变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