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香港28年(下):主權移交後,五位特首的管治、抗爭與改造

當「國安法五週年」成為新的紀年。

香港28年(下):主權移交後,五位特首的管治、抗爭與改造
2024年10月1日,香港,市民在國家安全展覽廳觀賞展覽時表現興奮。攝:林振東/端傳媒
本專題分上下兩文,上篇已於6.30刊發,討論在主權移交之前,香港的管治危機已經如何在全球化中積累。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第28年,政府經歷了從港督到特首的過渡,管治模式也經歷大幅改變。回歸初期,香港在殖民政府架構的基礎上,設立以行政長官為主的行政主導制度,並享有獨立於中央政府的立法權、司法權和終審權。但是隨著政治格局的大幅改變,回歸初期的自由開放,如今變成以國家安全為首要原則的管治權威。

本專題希望探討「香港管治模式」如何由殖民時期得以確立、形成一個獨立運作的政府架構,並在香港主權移交後成為管治的基礎;又如何在經歷28年管治後,日漸偏離最初的想像。

當「國安法五週年」成為新的紀年,我們需回顧,五位行政長官的管治方針如何影響了香港的社會發展過程、香港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的變化、社會大眾在管治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又怎樣應對?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