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hit hits the fan.
6月13日凌晨,沒有人能夠預料到幾個小時後以色列會突然對伊朗發起襲擊。
零點剛過,我正躺在東耶路撒冷的床上刷睡前的最後一輪手機,瀏覽以色列左翼媒體《國土報》在深夜發到我郵箱裡的每日速報。作為以色列極少數良知未泯的媒體之一,《國土報》自從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開始,每天向訂閱者發送戰時速報,並且在速報末尾附上截至今日加沙的死亡人數。大多數以色列人都將這一數字斥責為哈馬斯掌控的加沙健康部捏造出來的虛假數字,因而能在這個國家裡聽到小小的一聲喪鐘已經不易。
我依稀記得那一天的死亡數字停留在55 000人左右。那一天的日報裡還提到兩則消息:一是在國際原子能組織的報告首次宣稱伊朗的核技術發展未能遵循國際約定之後,以色列首相內塔尼亞胡對伊朗的核設施發出了進攻威脅,並且多方消息指這一進攻計劃迫在眉睫;二是在周日(6月15日)美國和伊朗將關於下一步核協議進行面對面的會談。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對這兩則信息進行了符合邏輯的推論:以色列用軍事威脅對伊朗施壓,試圖為美國兩天後的談判爭取空間。說得更通俗一點:過兩天搞不好會倒霉,但眼下應該沒事。我已經預訂了6月19日離開以色列的航班,只要情況能稍微再拖一下,我就遠在千里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