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下午,何文田的籐藝籐器公司門外人潮不斷。距離結業剩下4天——店外剩下幾張可摺疊的大籐椅,已貼上「已售」,但還有人試坐;店內一地紙箱、報紙和布料,人龍沿著狹小的通道延伸。
72歲的店主曾雲焜獨個應接不暇,一時為客人搬椅,一時接訂單。其他人不耐煩追問有沒有貨、訂造幾錢。有熟客湊過來,曾雲焜笑逐顏開喊出她的姓氏。記者好不容易塞進隊頭,老闆聽到是傳媒後臉有難色,「哎呀,太多了⋯⋯」話音未落,又有客人要付錢。
「1982-2025年,捱得過移民潮、捱得金融風暴、捱得過沙士、捱得過疫情,籐椅夕陽行業咗20多年都捱過去,終於捱不到歲月時光。」曾雲焜的女兒在5月15日在 Threads 上發帖文,宣布父親43年的老店在20日結業。截至5月21日,帖文獲得5千個讚好、一千個私訊的轉發,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
網民將不捨和懷緬之情投射在結業的消息上。留言區中,有人家中三代用過籐器,說年代不同,將來只成追憶;有人上年拿籐椅到店內翻新,跟老闆聊過天,對技藝會失傳而感可惜;有人每天經過籐器店,感謝它為街道帶來雅致,祝曾雲焜退休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