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篇報道是「專題記者成長計劃」的成果。2024年,端傳媒推出「專題記者成長計畫」,希望能夠找到仍在盡力堅持華文報道的青年記者,為他們提供專業支持,共同維繫深度報道的行業生態。我們在第二期增設了「數據報導組」,共有三個記者入選,這是記者Nona的第二篇報導。
針頭變鈍了——大約從一年半前開始,護士翁小琦給病人打針時感受到這樣的變化。由於針頭不夠鋒利,有時半天也扎不進去血管,她也不敢用力推針,因為經常一用力就會穿破血管。翁小琦在廣東省某中醫院的腫瘤科工作三年,她告訴端傳媒,針的價格也變便宜了:以前25元(人民幣,下同)一支,現在只要4元多。
翁小琦所說的針是一次性靜脈留置針,這是一種可以在靜脈中留置一段時間的輸液導管,方便多次輸液或抽血,能夠減少穿刺次數、減輕患者痛苦和血管損傷,是住院患者的常用產品。上世紀90年代,以美國BD公司、德國貝朗公司為代表的留置針製造企業進入中國,留置針先在兒科得到廣泛應用,並逐漸擴展至住院病房的其他科室。
到2023年,中國全年留置針需求量達6.14億支,留置針市場規模更突破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