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澳洲將於5月3日舉行聯邦大選,現時澳洲執政黨工黨和在野黨自由黨的民意不分上下,澳洲媒體預測,這將會是近年來選情最為膠著的一次。而華人選民是這場膠著的選戰中的關鍵。今年將決定澳洲選舉結果的數個搖擺區(marginal seat)均是知名華人區,平均每個區至少20%以上的人口有華裔背景。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澳洲輿論似乎認為要贏華人票就要表態「親中」,這篇報道用數據說明,這可能是個誤區。
2025年2月下旬,中國三艘軍船在澳洲與紐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域進行實彈演習,導致至少三架商業航班要更改航線,而中國被指僅在演習開始半小時之前才告知澳洲航空當局,而澳洲軍方也是通過商業航班飛行員的通知,才知道中國在實行實彈演習。
中國的實彈演習不僅登上澳洲各大媒體頭條,對於當時在準備五月聯邦大選的自由黨和工黨,無疑是競選的最新「助力武器」。為澳洲與英美簽署「澳庫斯」(AUKUS)核潛艇計劃、支持當選後會增加210億澳元國防經費的自由黨,攻擊工黨政府「懦弱」,沒有在此事上向中國表達強硬立場;在執政期間促成中澳關係暖化的工黨強調維持穩定,工黨國防部長Richard Marles則呼籲各方冷靜,指會遵循國際法來處理這件事。
自2019年的聯邦大選以來,中國一直是澳洲兩大政黨選舉拉票時的議題之一,這不僅是因為澳洲與中國的經濟合作緊密,也是因為澳洲多個搖擺區與華人區重合,而新冠疫情以來,中澳關係的惡化對生活在澳洲的華人產生不少負面影響,令自由黨在2022年的選舉輸掉多個華人區,最終敗選。在2022年自由黨選後內部分析中,自由黨列出一系列導致選舉失利的因素,其中輸掉失去華人選票排在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