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鐵飯碗」的代價:台灣公務員如何在體制裡煎熬求生?

「在公部門,只要不好聚,你是散不了的。」

「鐵飯碗」的代價:台灣公務員如何在體制裡煎熬求生?
2025年4月21日,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外,擺放著悼念已故吳姓公務員的花。攝:陳焯煇/端傳媒

公務員陳信宏在電視上看到勞動部吳姓員工因職場霸凌輕生的新聞,他忍不住想起自己的經歷。不同的是,對方選擇在辦公室結束生命,而他選擇辭職重考。

那年,他在博士班畢業前夕,因家計與自身健康因素,放棄進入企業界,就赴國家考試選擇當一名公務員。後來,他順利考上,並在地方政府從基層幹起;在他的想像中,公務員雖然薪水不算高但生活規律,對患有特殊疾病的自己,是一段穩定的職涯。

但現實卻在第一天就潑了他一盆冷水。

在報到的第一天,主管直接了當地告訴他,「在這裡,不要想補休,也不准請加班費,也不准請任何假、不能留加班紀錄」。這樣的潛規則,擁有人事法規專長的他,當下即感到矛盾與荒謬。甚至,在報到的這天,陳信宏已被交辦做不完的工作;他幾乎確定,自己所待的職場,是一個慣於違法的血汗機關。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