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這是新年假期後第一個完整的工作周。在當地時間上午11時,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從目前居住的麗都小屋(Rideau Cottage)中走出,並宣告自己的政治生涯將會終結。杜魯多宣布,自己將會卸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領一職,並將會在自由黨3月9日選出新任黨領後辭去總理職位。
對於關注加拿大政治以及渥太華政治圈內人士來說,這條辭職的消息並不完全令人感到意外。就在聖誕節假期前的12月16日,原本擔任副總理與財政部長的資深內閣成員弗里蘭宣布將會辭去內閣職位。在一封發布於社交媒體上的辭職信中,弗里蘭講述了自己與杜魯多之間就關鍵政府開銷方面的矛盾。而隨後的媒體消息報道稱,在矛盾公開前的星期五,杜魯多通過Zoom通知弗里蘭,她將會被改任其他職位,而接替她財長職位的,將會是前任加拿大央行與英國央行行長的馬克·卡尼(Mark Carney)。目前,卡尼並非自由黨黨團的一員,亦沒有擔任任何民意代表的職位,事件發生後,卡尼也沒有成為財政部長。
而弗里蘭的辭職,也成為了在自由黨黨內,新一輪要求杜魯多下野呼聲的導火索。不過在聖誕節前,杜魯多還沒有表現出任何辭職的意願,在節日假期前的公開露面,杜魯多還在提到自己不會辭職,將會以黨領的身份參與下一次加拿大大選。事實上,早在2023年下半年,就已經傳出杜魯多可能下野的聲音。不過在當時,杜魯多並沒有這樣做。在一份2023年的民調當中,有將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杜魯多應該辭職,並且在2024年應該進行選舉。
在2013年,杜魯多當選自由黨黨領時,加拿大自由黨在議會中僅有34席,而根據目前的加拿大政治民調網站338Canada的模型顯示,如果在1月5日進行大選,那麼自由黨只會留下35席。在近12年的光景內,杜魯多從僅有30几席的國會第三黨,到2015年以贏得超過半數170席的184個國會席位勝選,在2019年與2021年兩度以少於半數的席位連任,再到目前極有可能退回第三黨的位置。可謂是在12年的時間內,帶領自己的團隊走出了地獄難度的開局困境,卻又在兩年的時間內讓自家黨派回到了地獄難度一般的困境。不過,雖然席位上的數字看似相近,造成目前局面的背景卻差距甚大。想要完整的理解杜魯多留下的政治遺產與危機,就需要從其最早的政治經歷開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