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贏球才是國球?”台灣登頂世界棒球12強,从假球阴影中兑现价值

在久远的假球阴霾以及“赢球是国球”思维下,台湾棒球以及棒球员通过胜利向所有人证明了其价值所在,而非骗局与闹剧。

“贏球才是國球?”台灣登頂世界棒球12強,从假球阴影中兑现价值
2024年11月26日,台北,“2024台湾棒球英雄车队大游行”。摄:陈焯煇/端传媒

在获得国际一级棒球赛事“世界棒球12强赛”(Premier 12)金牌后,台湾球迷庆祝的方式表面上跟其他国家、其他运动的爱好者并无二致。在社群媒体上,许多贴文都沿著同一组概念展开:没有放弃,在众人不看好下重拾希望。

“面对挫折不放弃”当然并非台湾棒球独有概念。从日本到美国,各种运动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以之为主要元素,如知名动漫作品《排球少年》的基本设定,就是衰落的传统名校重返巅峰。而英格兰足球队的代表歌曲〈Three Lions〉的主轴也是败北后依然保持希望,说虽然每个人都确信“英格兰会搞砸”,但“三十年的伤痛/不曾阻挡我作梦”,依旧梦想著让金杯回到英格兰──“不放弃”是全世界各类运动迷的共享语汇。

在台湾棒球,“不放弃”却有独特的内涵:我们活下来了,而且,我们证明了自己是有价值的。在很多人都还没看见、甚至都还看不起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成长茁壮,长出了自己的价值。这面金牌,是向所有人证明这件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希望这能让更多、更多人也来放下成见,加入我们的行列。

要了解这样的心理状态如何作用,可以从社群媒体上一个看似单纯的现象著眼:许多球迷逐渐向开始关注台湾棒球的网友招手,鼓励他们明年一起进场看球。举例而言,在棒球圈高度知名、极具代表性的YouTuber“台南Josh”,在赛会后发布影片,表达自己身为资深棒球迷的观赛心得,在影片的最后,他以这样的邀请作结: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