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虚假的电商神话:低价图书,能否拯救中国出版业?

想卖得好,只能像董宇辉一样多用些“鸡汤”“金句”,再催促观众“买、买、买”。

虚假的电商神话:低价图书,能否拯救中国出版业?
2021年7月17日,中国济南,一名女士在书展上直播出售书籍。摄: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今年5月18日至20日,10家京籍出版社和46家沪籍出版单位先后发出“联合声明”:为“维护图书市场稳定,反对无序竞争”,它们将集体退出京东在“6·18”购物节的2至3折售书活动。

“低价卖书”不是新闻。 早在2011年,京东就率先推出过“四折出售少儿图书”优惠。 2021年,抖音直播间等新兴电商更进一步拉低了图书售价:9.9元一本,甚至1元一本。

但如此大规模的抵制,对于中国大陆图书出版行业而言,尚属首次。

联合声明很快引起热议。 业内人士表示:三折已低于盈亏平衡线,是“侮辱性的价格”,“卖一本亏一本”。 部分网民则认为:如今图书的定价越来越高,正是电商推出的优惠维护了读者的权益,“如果没有折扣,更不会有人买书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