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反对修建“游民所”:纽约华人“史无前例”的行动

当一个华人移民社区感到安全与文化面临威胁时,他们会如何回应?这个夏天,布鲁克林华人居民走上街头,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抗争。

反对修建“游民所”:纽约华人“史无前例”的行动
7月28日紐約華人反對庇護所遊行集會。攝:Frank Chan

纽约的夏天酷热难当,但今年从7月到现在,布鲁克林的班森贺(Bensonhurst)华人社区,每天都持续进行著一场反对修建“游民所”的抗议活动。现在搭乘地铁D线去布鲁克林25大街,不用出站,你就能听见高架桥下有规律的抗议声。

每天,住在地周围的华人居民聚在地铁线高架桥下的马路两边。有人站著,也有人坐在小板凳上,大家一只手拿著各色口号的硬纸板——“Keep street safe”、 “No homeless shelter”,另一只手挥舞著他们心中象征民主自由的美国国旗。大街两侧各有一个中式大鼓,志愿者们通过敲鼓来控制节奏,带领抗议者用美国国旗的塑料旗杆,一遍遍敲击硬纸板。

这是纽约最热的时候。为了避暑防晒,抗议者“全副武装”:宽边草帽,冰袖,太阳伞,旁边还有热心人捐来的矿泉水、西瓜、菊花茶。

白天,坐在街头抗议的多是老人。他们中很多人已经退休,早上五点多就陆续来到现场。朝早通勤时段,从这条主干道开过的汽车车主,会看到路旁柱子上的标示“Honk for protest”(为抗议鸣笛),也会鸣两下喇叭。傍晚,年轻人下班回家,有人会接替长辈加入抗议,又会热闹一阵。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