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台湾保母虐童案:“不好找”与“没得挑”外,居家托育还有哪些问题?

若无法有更多专业、年轻的保母投入,面对安置的需求与时间压力,更容易落入“先求有,再求好”的困境。

台湾保母虐童案:“不好找”与“没得挑”外,居家托育还有哪些问题?
2024年3月23日,板桥,人们在市政府大楼的门外布置一面悼念死去孩童剀剀的墙。摄:陈焯煇/端传媒

(李庭欣,彭婉如基金会居家托育部研发组长)

今年3月,台湾发生一起收出养单位媒合的居家托育人员(下称居家保母),疑似对安置幼儿施虐而导致幼儿过世的案件,震惊社会。目前多数的检讨声浪聚焦在收出养评估流程,但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案件中,照顾孩子的是经过政府审查,具有合格身份的居家保母。

因此,本文将从影响范围更广的居家托育管理体系谈起,毕竟除了安置幼儿外,居家保母也是多数台湾家长送托0到2岁幼儿的主流选择之一。对于安全的追求不应划地自限,制度检讨也不能只局限收出养流程,应该更全面的了解保母管理制度的现况与问题,找出一条迈向安全托育可行的路。

2023年9月11日,新竹,风筝节期间,市民到场看风筝。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9月11日,新竹,风筝节期间,市民到场看风筝。摄:陈焯煇/端传媒

等待出养的孩子要历经哪些过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