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國輿論場裏的殖民主義幽靈

對一場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和潛在的屠殺熟視無睹,這是美國精英階級的一次集體道德破產。

消失的巴勒斯坦人:美國輿論場裏的殖民主義幽靈
2023 年10月16日,美國波士頓,示威者參加「我們不會退縮:全力支持巴勒斯坦」抗議支持巴勒斯坦人。Brian Snyder/Reuters/達志影像

2000年11月,在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爆發後,出身於巴勒斯坦託管地(Mandate of Palestine)的學者愛德華·薩義德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最後的禁忌」的論文。在這篇充斥着對美國社會的譏諷的評論中,薩義德不無揶揄地評論到,「政治和公共論述已經把以色列明確地轉變成了一個受害者」,大部分的自由派美國報紙的評論板塊都在「大力地支持以色列並且譴責巴勒斯坦人的暴力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談論巴勒斯坦,薩義德警示道,已經成了美國公共生活最後的禁言區。

23年過去了,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早已成了如今以色列政府軍事化打擊哈馬斯和建立愈發多的隔離設施的藉口,但薩義德筆下的美國公共輿論似乎並未發生過多的改變。巴以衝突分裂美國社會的速度,比以色列國內還快。

弔詭的噤聲

對於以色列政府的批評,在美國的公共輿論裏,卻似乎並沒有獲得類似程度的接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