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刘文:民防作为一场公民运动——将“心防”视为台湾备战关键

民防作为一场公民运动,目前最重要的贡献,来自于建立民众理解并且应变战灾的战争之框。

刘文:民防作为一场公民运动——将“心防”视为台湾备战关键
2023年8月10日,台北,由民众自行组织的民防团队在自我训练中。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本文原发自“芭乐人类学”,端传媒获授权转载。一国之防卫能力,在防空系统、战机、船舰等军事装备以外,心防的重要性,也在当代战争的多元型态备受关注。本文作者参加多场民防训练,并梳理冷战以降的民防历史,进而以“心防”理解民防训练的关键,意在重建公民社会的自我防卫意识。

(刘文,批判社会心理学者与作家,现任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助研究员,也是台湾大学社会系的兼任助理教授)

战争之于台湾人并非一件遥远的事情,但却是多数人不愿意正面谈论的议题。近年来中国国力不断提升,但政治体制并没有如西方学者预期,随著经济改革开放而走向民主化。习近平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之后,威权体制的治理模式越加明显,侵略台湾的军事野心也逐年增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