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谁是厕妹:网络暴力、少女“戾气”,与缺位的关怀

比起抨击青少年“纯粹的恶意”,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恶意才是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谁是厕妹:网络暴力、少女“戾气”,与缺位的关怀
2020年6月5日,湖北省武汉市,一名女子在酒吧外用手机。

【编按】:本文原发自《澎湃》“思想广场”栏目,原标题为“亚文化观察|谁是厕妹:网络暴力、精神疾病与少女的‘戾气’”,端传媒获授权转载,端的版本也略有增补。2022年7月,香港一名生活在天水围的女孩依奈坠楼身亡,并直播了自己的坠楼过程,在本地引起关注,而人们随后发现,这位女孩和大陆互联网上的“厕妹”群体有许多互动,她们的留言具有极明显的负面宣泄特点。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她们为何有那么重的“戾气”?依奈跟她们的互动可能具有怎样的模式?希望通过此文能略微了解一点“厕妹”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及从她们身上折射出的社会面貌。

什么是厕妹?

2022年7月,一名居住在香港的18岁女孩依奈因为网络暴力而坠楼自杀身亡。这一事件引发关注的同时,女孩生前曾活跃过的互联网亚文化小圈子“厕所”也因此走向大众视野。

厕所是用户们对微博上一部分匿名隔空喊话bot的俗称,因为匿名的性质,这类微博被认为是“可以随便发泄、拉屎的地方”。由于其用户多为女性,大家便称自己为“厕妹”,互相称呼“老公”或“宝宝”,并运用一套以谐音为主的黑话来规避关键字审查与搜索。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