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創傷與復原》書摘:囚禁,看不見的傷害如何發生

這些情況顯然存在於監獄、集中營和奴工營中,也可能存在於邪教團體、妓院或其他有組織的性剝削場所和家庭。

《創傷與復原》書摘:囚禁,看不見的傷害如何發生
2017年4月2日,中國遼寧省丹東市的一家酒店房間,窗外是鴨綠江斷橋。

【編按】:本文節選自左岸文化出版社的新書,由《創傷與復原:性侵、家暴和政治暴力倖存者的絕望及重生》第4章,「囚禁」,講述在家暴、邪教、性剝削等場景中,長期的創傷如何發生並為何難以脫離、甚至可能上癮。過去一個月《黑暗榮耀》和邪教紀錄片在Netflix上觀看量極高,本文將為這兩部影視作品中的創傷元素提供解釋閱讀。

單純的創傷事件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相對地,長期而連續的創傷只會發生在被囚禁的情況下。只要受害者成功脫逃,就不會被虐待第二次;若受害者是階下囚,無法逃脫,且完全受制於加害者時,就會一再造成創傷。這些情況顯然存在於監獄、集中營和奴工營中,也可能存在於邪教團體、妓院或其他有組織的性剝削場所和家庭。

政治性的囚禁一般而言容易察覺,婦女和兒童被囚禁在家中則通常是外人看不到的。男人的家是他的城堡,但很少人想到,這個家也可能是婦女和兒童的牢籠。在家庭的囚禁中,很少會有實體的屏障防止家人逃跑。在大部分的家庭,就算是那種最暴虐的,窗上不會有鐵架,柵欄上不會有帶刺的鐵絲網,婦女和兒童也不會被鐵鍊鎖住(雖然這種情況比我們想像得更多)。防止逃跑的關卡通常都是無形的,卻威力無比。兒童因為得依賴家庭而成為囚徒,女性則因經濟、社會、心理、法律上的從屬地位而無法逃脫,更不要說還會被強迫監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