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后疫情时代的租住危机:我如何在欧洲亲历迁徙的窘境

在荷兰,租房是要加价的——像拍卖场那样不断叫牌、竞价。

后疫情时代的租住危机:我如何在欧洲亲历迁徙的窘境

飞机刚落地阿姆斯特丹,我们就收到了第一个善意的“警告”:在荷兰,租房是要加价的——像拍卖场那样不断叫牌、竞价。

“您好,我对您的房子非常喜爱。我们愿意您提出的月租金基础之上加价200欧元,并预付半年租金,恳请您优先考虑我们的看房申请。”

这是我后来发给房屋中介或房东的邮件模板。是的,竞价发生在亲眼看到房子之前。

但得到的回复有可能是:

一个永远忙音的房屋中介电话号码;

或者,一封红色加粗字体的邮件:“在我们联系您之前请不要用电话、短信或邮件等任何方式联系我们,你能做的只有等待!”

或者,一个偶然打通的房屋中介电话,告诉你已经有人在未看房的前提下加价五百欧抢先租走了。

这是我和我先生两个顶著“高技术移民光环”或人称“expat”的外来者,在疫情状态逐渐散去、全球开始恢复流动后的西欧社会中遇到的迁徙窘境:在经历了从中国大陆迁往香港、德国、美国等诸多旅途之后,在新的目的地,如何能够尽快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容身之所,叩开本地社会的敲门砖,让自己不再继续做一个流浪中的“他者”?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