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海报行动——四通桥抗议事件后,中国海外留学生在各种掣肘下发出回声

政治表达的一腔热情,在跨越国境的审查制度、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潜在的网络暴力的威胁下,扎根生存。

海报行动——四通桥抗议事件后,中国海外留学生在各种掣肘下发出回声

【编者按】本文由端传媒与NGOCN声音计划联合发布,首发于端传媒。

“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领袖要选票,不要谎言要尊严,不做奴才做公民”。10月13日,出现在北京市四通桥上的白底红字的抗议横幅,和升腾而起的浓烟一起,击中了很多中国人的心。

中国之内,人们用含混模糊的话语,在社交媒体试图传播点滴的消息,却遭遇大批的封号查禁。而在海外,受“四通桥事件”震动的一些留学生,开始用海报的形式,在自己所在学校的公告板上,或生活所在地,回应四通桥事件。这群学生行动者们在不断制造“回声”。政治表达的一腔热情,在跨越国境的审查制度、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潜在的网络暴力威胁扎根生存,同时还隐藏着对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家人遭受政治骚扰的一丝恐惧。

拿着的打印好的海报,这些学生们在揹包里装好胶带、图钉、马克笔,在深夜或者凌晨,潜入课室。同时仔细观察周边的每一个人,回避路上、课室和走廊里遇见的中国面孔——“我不知我们是否政见一致”。月夜里的婆娑树影在紧张的情绪中变得清晰,那些对“同胞”的不信任,对无限入侵个人生活的威权系统的畏惧,以及自己身处其中,却无法得到足够保护的海外大学系统,和自己作为发声者的孤独感,凝结在一起,勾画了一个肉身离开中国大陆,却仍旧发声艰难的学生行动者的剪影。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