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命若星尘》:Erik Olin Wright --爱﹑社会学,与苦难中的真实乌托邦

我们看到他在病痛的磨难,与人生落幕之际的勇气;也看到没来由的泪水、梦魇、偶发的脆弱、与自我安慰。

《命若星尘》:Erik Olin Wright --爱﹑社会学,与苦难中的真实乌托邦
社会学家 Erik Olin Wright。

【编者按】“寻找一块墓地”是端传媒新开设的专栏,我们希望在这里认真地和读者谈死亡﹑遗憾﹑悔恨,但也谈生命﹑爱﹑希望和那些无法解决的道德难题。我是这个栏目的编辑陈婉容。有些读者也许还记得,两年半以前我写过一篇纪念我的研究院老师,社会学家艾瑞克.莱特的文章:《关于爱,社会学家Erik Olin Wright教我的事》。两年半后的今天,我完成了Erik病中书《命若星尘》的翻译,这本书已在10月初由麦田出版社出版。

艾瑞克是大师级社会学家,从事学术研究逾半世纪,著作等身,早就是有志研究阶级和左翼理论的学子们不能绕过的理论家。但对于曾有幸认识他的人来说,他远不止于此:他总是启发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止是一个更好的学者或知识份子。艾瑞克以往常以“YoYo”称呼我--因为想以我的母语(广东话)喊我“婉容”,却总是抓不到困难的发音。在他离世后,我才发觉在异国他乡,再没人像亲人一样叫我的中文名字了。艾瑞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细微处也见他的温柔与真诚。他是一束光,总是不吝照亮身边的人。。

所以,让华文读者也能读到这本艾瑞克在病中写下的日记,我深感荣幸。这篇文章是《命若星尘》的推荐序,由东海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黄崇宪老师所撰写。黄老师博士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是艾瑞克的高足,也是他“在知识之旅一起跋涉,共同探索”的旅伴。在这篇序言中,黄老师回忆了与艾瑞克相处的点滴,也侧写了艾瑞克对爱﹑社会学,以及生死的看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