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及其同辈的言论在中国的舆论场上一再回响。他们的言论不打官腔,很“接地气”。但同时又往往被人看成是政府动向的某种风向标。在许多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眼中,他们是被鄙薄的对象,是政府的“夜壶”和政坛边缘的“舔狗”小人物。
但这种鄙薄,恐怕是小看了他们的危险性。胡锡进式的人物其实常常出现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当一个缺乏统治合法性的政府面对大众政治的压力时,常常会启用一批“白手套”,让他们来引导舆论,分担压力。但政府在如此做的时候,也就将大众政治能量的一部分交给了他们。在下面的历史案例中,我们将看到一些危险的“胡锡进”的前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