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擊落佩洛西!」:失控的好戰民意,中國宣傳口的雙重事故

這種放狠話式內宣調動起來的民意,是否是通常意義上的民族主義,都已經很難講了。

「擊落佩洛西!」:失控的好戰民意,中國宣傳口的雙重事故
2022年8月1日,一名男子站在展示《環球時報》的玻璃櫃前,報紙刊登了一篇關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Nancy Pelosi) 進行亞洲之行的頭版文章。

當地時間8月2日晚,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飛抵台北,這是1997年時任議長金裏奇訪台以來的首次高級別訪問,在獲得媒體廣泛關注的同時,也在大陸民族主義網民中引起戲劇性的情緒地震。

佩洛西計劃訪台的消息大約在7月18日經由英媒《金融時報》流出。如果說在等待靴子落地的兩週中,大陸網民表示出的憤怒、輕蔑,甚至期待(認爲此次訪問可以讓「武統」名正言順)等情緒都可以在民族主義框架內理解,專機落地當晚民間的失望情緒大爆炸則體現出新的症候性。

這種失望如同兩波潮水,大體分爲兩個層次:最先爆發的是對國家,尤其是部隊不作爲、「讓她平安來平安走」的失望;第二波則是對宣傳機關「宣傳事故」的失望。這一層失望比較微妙,既反映了民衆對於宣傳機器態度的變化,也直白揭示了「宣傳口」本身的一些特點,本文將在後面重點討論這第二層失望。

2022年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率領訪問團到訪台灣,台灣外交部部長吳釗燮(左一)前往接機。
2022年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率領訪問團到訪台灣,台灣外交部部長吳釗燮(左一)前往接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