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習近平時隔八年再次前往新疆考察。從他這次精心挑選的地點和講話來看,西方輿論把它解讀爲要展示在鐵腕治疆下的所謂民族團結的成效。
新疆是個敏感地區,這裏被多家新聞機構與國際人權組織指出存在再教育營與強迫勞動問題,美國政府還出台法律禁止所有新疆商品輸美。中國和西方因爲新疆人權問題,已經在各方及聯合國平台進行了多輪較量。習訪疆也是在一個敏感時刻,六月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結束訪疆,引發各種爭議,中共二十大更是在三個月內就要召開。因此,習此行應該不只通過展示治疆成效反擊西方的批評和指責,或許也有爲二十大局部調整北京的治疆政策、乃至更廣泛意義上的民族政策進行調研的用意。
中共對新疆的懷柔與強硬
中國歷代統治者對邊疆民族的治理,不外採用懷柔和強硬兩手策略,在雙方關係緊張時期,一般以強硬爲主,在雙方關係緩和時期,改以懷柔爲主,有時兩種手段交替使用。中共亦是如此,但中共對新疆的統治,前者佔主導,強硬治疆時間遠多於柔性治疆。前有上世紀50年代王震做「新疆王」時對維族民衆的血腥鎮壓,後有王樂泉、陳全國主政新疆對維族民衆的高壓、大規模監禁和強迫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