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最后一代”作为一种中国式抗争:没有行动的反抗能激起火花吗?

“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最后一代”作为一种中国式抗争:没有行动的反抗能激起火花吗?
2020年3月26日,武汉,一名男子在长江畔运动。

上海封城两个月,舆论情绪由“四月之声”传递的肃穆和悲情,转变为有强烈割席意味的“最后一代”。

“最后一代”出自5月11日流传的一段视频,视频中,上海一个穿着防护服的警察威胁一位不愿意集中隔离的居民:“如果你不执行市政府的命令,就要对你进行处罚,进行处罚以后,要影响你的三代!”居民立即反击:“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谢谢。”

这段自白引起大量共鸣,人们在社交媒体重复这个口号,并注入自己的理解。一位微博网民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不知道这是在报复谁,但我的确有种报复的快感。”1984年的电影《谭嗣同》中一句台词也被重新找出作应景注脚:“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审查系统很快在社交媒体屏蔽了关键词“最后一代”,切断民意的聚集。

“最后一代”,敌人的显影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