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防疫異見者的另一個上海:當躲避政治的城市遭遇防疫政治

「微博熱搜是咖啡,博主在轉救助消息,朋友圈是搶不到菜……」這種信息的分裂正反映輿論場對上海是一座怎麼樣的城市的多重解讀。

防疫異見者的另一個上海:當躲避政治的城市遭遇防疫政治
2022年4月5日,上海封鎖中的住宅區外路邊,男長者在街上幫助女長者服用連花清瘟中藥。

3月份中旬,上海推行一系列嚴厲的防疫措施後,持續出現次生災難事件。3月23日,上海東方醫院護士周盛妮哮喘發作,無法在本院得到救治,最終去世。3月30日,處於封控狀態的另一位哮喘病人,因120救護車拒絕救援而身亡。4月4日,上海將陽性兒童和家長分開、單獨隔離備受批評後,官方回應,家長陽性才可以陪護兒童,導致有家長為了不分離主動感染病毒。4月6日,上海一位陽性患者的柯基犬被防疫人員打死。多起事件,均引發公眾憤慨:「連上海都這樣了?」

在本輪上海疫情中,有關上海應該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的討論,甚至超越了對每日新增病例數的關注。上海「精準防疫」策略是否失敗,上海還有沒有可能試點「共存」,和上海封城中展現出的粗暴和「不文明」,成為疫情輿論的核心。

2022年4月5日,上海封城期間,政府為市民提供物資,工人在一條街道上卸下和搬運物資。
2022年4月5日,上海封城期間,政府為市民提供物資,工人在一條街道上卸下和搬運物資。

上海模式失落:從「一刀一刀切」到「一刀切」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