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被抵制的北京冬奧,與中國體育外交之路的終結?

當中國大陸的形象變得越來越差時,台灣反而依靠體育競技吸引了世界更多的目光。

被抵制的北京冬奧,與中國體育外交之路的終結?
2021年11月5日北京,中國北京,奧林匹克大廈展出了包含北京2022年冬奧聖火的燈籠。

2022年1月23日,北京冬季奧運會三個冬奧村開村,20多個國家的代表團已經入住。這是一個「閉環管理」的防疫泡泡,用來容納27000人(大部分來自境外)全程無需隔離進入北京參加冬奧會。為了確保泡泡不破裂,北京市民被提醒,如果跟冬奧專用車輛發生碰撞,不要下車敲窗 ,「等候專業人員到場處置」。

與此同時,和北京相連的天津市爆發的大規模Omicron疫情還未清零,整座城市處在嚴管狀態。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在疫情防控會議上表明了守護北京的決心:「全力保障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堅決築牢首都防疫『護城河』」。其他出現疫情的城市的居民,也都被拒絕進入北京。不過,北京的疫情防線自1月15日開始已經失守,連日出現本土新增病例。

在國際社會,杯葛北京冬奧會的聲音越來越多,陸續有國家加入了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行列。1月14日,丹麥外交部長表示,由於東道國的人權問題,丹麥不會派遣官方外交代表團前往北京。此前,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都宣布了對北京冬奧會的外交抵制。

另一方面,去年在東京奧運會上和中國大陸代表團有過數次正面交鋒的台灣「中華台北」代表團,確認將第11次參加冬季奧運會,有四名運動員獲得冬奧參賽資格,將會參加競速滑冰、雪橇、滑雪三個項目。

2022年1月20日北京,志願者在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海報旁邊掃雪,海報展示了吉祥物「冰墩墩」。
2022年1月20日北京,志願者在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海報旁邊掃雪,海報展示了吉祥物「冰墩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