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導讀丨貿易戰=階級戰?國際金融觀點的獨特性與未竟之處

本書用簡單的國民所得會計與國際收支平衡算式,將複雜的國際貿易問題用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導讀丨貿易戰=階級戰?國際金融觀點的獨特性與未竟之處
美國俄亥俄州北部重工業城市揚斯敦(Youngstown)的一個龐大的廢車場,它前身是曾經美國其中一個最繁忙的煉鋼廠。

【編者按】:本文為新書《貿易戰就是階級戰》的導讀文章,這本書主要挑戰了主流國際貿易的論點,認為「貿易戰」背後掩蓋著過去三十年來日益不平等的階級戰,貿易衝突其實是各個國家內部政治決策所產生的非預期後果。端傳媒獲麥田出版社授權轉載。

簡言之,作者們最核心的論點就是,「貿易出超」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消費力不足,無法消費完自身的產能所以才必須將產能出口。而當一個國家無法消費完自身的產能,其中最大原因就是受薪階級的收入不足所以缺乏消費能力。這也是書名《貿易戰就是階級戰》的意義。

時間拉回二○一八年一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簽發了數則與關稅有關的總統命令,標誌著川普政府開始執行川普在競選期間大力推銷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川普口中的「美國優先」當然是選舉時期的口號,訴求主要針對的是美國中西部的鏽帶(Rust Belt)選民。在川普的選舉語言當中,美國中西部製造業的沒落,是美國政客與大企業聯手將生產線悉數外移到中國的後果。在這則敘事當中,中國藉由國際貿易體系的漏洞與美國製造業進行不公平的競爭,而美國製造業就在這不公平的環境下,一步步的外移,並導致美國的衰敗與中國的強盛。對川普而言,會造成今天的局面,完全可怪罪於華盛頓的建制派與紐約大老闆們,而只有由自己發動貿易戰才可以扭轉局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