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燃油上漲的八毛錢,如何成為哈薩克斯坦不可承受之重?

中亞最重要國家哈薩克斯坦,如何走到這一步,又將往哪裏去?

燃油上漲的八毛錢,如何成為哈薩克斯坦不可承受之重?
2022年1月5日,哈薩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圖,市民到街頭示威,焚燒警車,抗議液化石油氣價格管制被取消,導致石油氣價格一夜間上漲。

【編者按】本週,哈薩克斯坦爆發了三十年來最嚴重的示威衝突,引發政局動盪。1月6日,以俄羅斯為首的軍事聯盟,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已派出聯合部隊進駐哈薩克斯坦。為何哈薩克斯坦民意的不滿會集中爆發?什麼又是壓在人們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世界說,端傳媒獲授權轉載。

在從1月4日到5日的不到24小時裏,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嘗試了一個政治領導人為了穩定局勢所能嘗試的所有方法:從發表全國講話、宣布抗議地區戒嚴進入緊急狀態、部署大量警力並允許他們使用催淚瓦斯、水龍和強光爆震彈以驅散抗議人群,到撤回引起抗議的改革措施、按照抗議者要求解散本屆政府內閣、甚至將成為抗議對象的老總統徹底解職,再到切斷全國通訊網絡、警告將會對暴力行徑採取強硬措施。但即使在托卡耶夫完成了所有這些努力之後,席捲哈薩克斯坦全境的抗議浪潮依然沒有停下來。

1月5日晚間,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的抗議者在衝進市政大樓、佔領數個警察局和電視台之後,又進一步劫持(「接管」)了阿拉木圖國際機場。在阿拉木圖州首府塔爾迪庫爾幹市,老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雕像被抗議者合力拉倒,西南部城市阿克陶則持續發生萬人集會,要求托卡耶夫也辭職下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