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自嘲反諷還是加油鼓勁?——流行網絡的熱詞「打工人」到底有何源起?

平台數據分析工具顯示,「打工人語錄」在10月中下旬突然在社交網絡刷屏,但它的起源則要追溯到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

自嘲反諷還是加油鼓勁?——流行網絡的熱詞「打工人」到底有何源起?
2014年12月9日北京,工人在一輛公共汽車上離開建築工地。

10月中下旬以來,「打工人」莫名其妙地成為了簡體中文互聯網上最火的新晉熱詞。和大部分中文網絡熱詞一樣,它流行之初帶有的些許無奈自嘲的色彩很快就被白領階級、娛樂明星和官方媒體稀釋,轉而變成了勵志雞湯中最新的一劑調料。不過,探究「打工人」這個詞彙的生成、傳播和變異,仍然可以算是一件有趣的工作。

淫夢民和抽象話,孕育「打工人」的土壤

「大專人,大專魂,大專都是人上人」、「以後985、211都是給咱們打工的」

多個互聯網平台的數據分析工具都顯示,「打工人語錄」和表情包是在10月20日左右突然在社交網絡刷屏並且成為話題的。不過它的起源則要追溯到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