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鄭司律:放大美國大選結果,香港民間的孤注一擲與抗爭變奏

終歸,戰綫間的不平衡和扭曲,滋長不平衡和扭曲的反應。

鄭司律:放大美國大選結果,香港民間的孤注一擲與抗爭變奏
2020年11月4日香港,市民在一個商場的咖啡店内,屏幕播放特朗普的記者會。

【編註】:本文原發於作者臉書,端傳媒版本在原文基礎上有新增及修訂。

這幾日,很多香港民眾都密切關注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由於受中國因素影響,這幾年對中國表現強硬姿態的特朗普,極為受到香港人的支持。不過,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逐在大選後兩日為止,仍然處於膠着狀態,而且結果逐漸向拜登傾斜,自然引起相當多傾向抗爭的香港民眾失望。

據悉這幾天的事態,已發展到因為有很多主力國際戰線的政治人物,包括了前眾志的核心黃之鋒和羅冠聰、曾任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的張崑陽等,都呼籲民眾冷靜看待選舉結果,並且信任民間團隊 Bipartisan 對民主共和兩黨同時交好的運作。但此番言論隨後便被香港網民狙擊,指責這些政治人物離地、「左膠」。

政治人物與網絡領袖的分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