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新冷战局势成形、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此刻,端传媒推出“新冷战下的两岸关系”系列专题,回顾两岸停火四十年来的重要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件。陆续刊出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十周年专题、四对两岸恋人结婚、成家甚或离婚的故事,今日刊出“陆生十年”深度追踪报导,回顾这四十年来“和平的假期”中,两岸之间的接触、交流、冲突甚或两相冷对的旅程。
2020 年除夕。 1 月 24 日,武汉封城隔天。刚回到苏北老家过年的杨刚,警觉地和家人商量,是否应该赶紧去上海搭机回台。今年刚满三十的杨刚,正要跨入在台大读博的第二个学期。在台湾的同学都建议他尽早返台;过年期间,家中难免人来人往,家人也害怕他万一感染了,就没法回去上学了。
然而当时上海爆发了几例来自武汉的旅游感染者,杨刚想了想,觉得不如等大年初二从盐城直飞台北的班机──盐城离他家更近,不进上海也少点风险。再说,大年初一出远门也实在不太吉利。就这样,杨刚错过了返台的“大限”。1 月 26 日,台湾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布“陆籍人士来台限制”,要求陆生至 2 月 9 日之前暂缓入境。然而由于一连串的阴错阳差、加上国际疫情日渐严峻,陆生返台时程一延再延。
无法回台、只能上网课(网路课程)的杨刚,开始在脸书上使用两种正好相反的方式来计算日子:一种是“离开台湾几天了”,数字不断向上累加,直到“突破三位数”、“突破200”了,他人依然在大陆;另一种则是“回台计时”,他半赌气、半期盼地为自己设下一个个返台的“期限”,然后不断倒数──“下个月再不能回,我就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