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思想市場欄目,端傳媒獲澎湃及原作者授權轉載。此版本為作者原稿,故個別字句與澎湃版略有不同。
2020年6月22日晚,華東師範大學ECNU-UBC現代中國與世界聯合研究中心組織了一場許紀霖、劉擎、白彤東、吳冠軍四位老師之間的線上對談,圍繞美國當前的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展開討論。整體而言,四位老師均對這場運動持同情理解的立場,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但對話中的一些具體論述及其背後的思維框架,在我看來仍有可議之處,因此不揣冒昧,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見。由於未能現場聆聽此次對談,我的回應只能以事後整理的對談文字整理稿為依據,如有誤解幾位老師觀點之處,這裏先行致歉。
本文的商榷,集中於整場對談始終依託着的「(反)政治正確」論述框架。「政治正確」是近年中文互聯網討論中常見的一個概念;近兩個月來,諸如HBO暫時下線《亂世佳人》、《老友記》製片人對演員族裔多元性不足表示後悔、南方邦聯將軍雕像被抗議者推倒等事件,也被一些評論者作為「抗議運動已經進入擴大化、『政治正確』化階段」的證據。此次對談中,許紀霖老師作為主持人,同樣選擇從「政治正確」這一角度切入議題、設定了隨後討論的框架(fr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