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社區關係、軍事化與抗爭處理:透視反警暴運動背後的美國警政沉痾

當警員身著作戰服、配備軍用槍械、搭乘裝甲車行動,並接受來自軍方的訓練時,「軍/警」間的分際就越形模糊。

社區關係、軍事化與抗爭處理:透視反警暴運動背後的美國警政沉痾
2020年5月31日華盛頓,一名警察衝向示威者,示威者抗議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明尼阿波利斯因警暴而死。

非裔美國公民佛洛依德(George Floyd)遭警察壓頸致死的事件,再次點燃了發端自2013年,並於2014年佛格森(Ferguson)非裔少年槍殺事件後興起的「Black Lives Matters」(BLM) 運動。至今BLM的抗爭已經從全美,進一步擴散至全球各地,一般預期將會對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造成重大影響,並進一步牽動國際情勢。

美國的種族問題由來已久,猶如一座隨時爆發的火藥庫。但在數波BLM運動中扮演導火線的美國警察,在這次運動中自身也成為了標的,警察改革的呼聲高漲。顯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執法爭議並非單純「擦槍走火」,警政問題本身就是另一座社會衝突的火藥庫,盤根錯節,亟待細心且徹底地拆解。

美國警政基礎背景:部門分立、長官民選、集中部署

在美國,從聯邦、州、縣、市等各級行政區,警察部門都是各自獨立而不互相隸屬的,全美約有一萬七千多個警察單位。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