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20年6月6日,墨爾本迎來了2019冠狀病毒疫情解禁後的第一場大型示威遊行。過萬示威者從三面包圍了國會大樓,舉著反對種族歧視的標牌。儘管維多利亞州的疫情有所減緩,但絕大部分示威者還是戴上口罩,並保持一定社交距離,現場也有志願者分發口罩和免洗消毒液。示威持續四小時,人群一邊遊行一邊高喊:「Black lives matter!」
五月,非裔美國人 George Floyd 因警察暴力致死,引發美國全國反種族歧視遊行,很快,這場「Black Lives Matter」遊行蔓延到大洋之隔的澳洲,只是此處的「Black」並非指非裔澳洲人,而是澳洲原住民。
2020年6月1日,一名17歲原住民少年在街上與警察對峙時,被警察一腳踢倒,面部直接撞到磚瓦人行道上。少年被拘捕的短片迅速在臉書上傳播,引起澳洲民眾憤怒。據《衞報》仍在進行的原住民調查報導,自1991年以來,有437位原住民在警察拘留過程中死亡。儘管新州警方已表示會對此進行內部調查,但短片已勾起多年來警察針對原住民濫用暴力的慘痛回憶。
除了墨爾本,阿德萊德、布里斯本、雪梨等地在6月6日均有遊行,上千民眾參與。有美國反種族歧視引發騷亂的先例,澳洲警方對這次遊行繃緊神經,但各地遊行均和平收場。惟雪梨的遊行歷經一波三折:在遊行前夕,新州警方就向法庭申請遊行禁令,指遊行違反了2019冠狀病毒疫情限聚令,示威組織方向新州高院上訴,在遊行開始前夕才獲得高院許可;示威結束後,部分示威者在雪梨的中央火車站聚集,期間出現警民衝突,警方向示威者施放胡椒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