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去年7月3日,台湾发生一宗铁路杀警案件,25岁的铁路警察李承翰在列车上调解补票纠纷时,遭一郑姓男子刺伤并致死。案件4月30日经嘉义地方法院判刑。法院认为郑男罹患精神疾病,一审宣判无罪,但需强制就医5年。此结果在台湾引起巨大争议。不少民众和公职机构认为此结果无法接受,也有人指责法官和医师“包庇”郑男,蓝绿、民众党等政治人物也有分裂意见,台湾社会一时形成“支持法官与医生”和“支持家属上诉”的舆论对立。
事件也将台湾近年有关精神疾患暴力事件的讨论重新带回公众视野。去年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热播,就是在2012年“曾文钦男童割喉案”、2014年“捷运杀人案”、2015年“女童割喉案”、2016年的“小灯泡砍头案”等随机杀人案发生的背景下成立的,这些案件都曾面临过相似的困境。本文作者为法律专业人士,同时也是家人曾罹患精神疾病的普通人。我们希望两岸三地的读者能从这则个人讲述中,进一步接近精神疾患的故事,以及了解台湾法律目前在有关问题上的认识。原文发表于作者个人脸书,端传媒获授权转载。
想了很久,还是把我一些其实自己也理不清楚的儿时记忆整理出来,作为对于时事的回应。这篇文章,要来描述对我而言模糊却又影响深远的记忆。祖母过世多年,她在天上,应该会容许我把这段故事、以及我对于她的病的重新认识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