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小書店解題:日本疫期緊急事態宣言下的次文化生存

「這種時候,我們更需要確保個人的時間,冷靜下來,透過書本得到的價值觀、見解、知識,正好助我們明確自己在這時代裡的位置。」

小書店解題:日本疫期緊急事態宣言下的次文化生存
每年五月的松本工藝祭,栞日內都座無虛席,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應該不會見到這光景了。

日本政府在4月7日向東京都、埼玉縣、大阪府等七個都府縣發出了緊急事態宣言,包括紀伊國屋書店、丸善淳久堂書店、三省堂書等大型連瑣書店的合共250家分店,便隨即休業了。而此前一個月,新型冠狀病毒一發不可收拾時之時,日本全國中小學停課,父母們急著為在家休學的孩子尋找課外讀物及補充練習,圖書館又剛巧正因抗疫而臨時關閉;那一陣子,大型書店的營業額突然急升,紀伊國屋書店的門外出現長長的人龍。想不到一個月後,一眾書店便得拉起大閘來。

根據日本最大的兩家書籍發行商Nippan及Tohan的紀錄,至4月14日,他們旗下的書店及合作書商,已有合共逾800家停業。新型冠狀病毒為大型連瑣書店的經營掀起波濤,而有少部分獨立書店,如京都的惠文社、名古屋的二手書店Lieb Books等,卻因素來倚重網上銷售,雖然疫期來店的顧客減少了,相較之下卻仍能泰然自處,靜觀其變,增加網店的書種,一邊應付突如其來的衝擊,一邊細想出路。不過,瘟疫對於大多數小書店來說,則仍然如迎面而來的洪水猛獸,隨時將其淹沒。

小書店之難

日本書店歷史可以推至江戶時代,當時的書店,除了賣書以外還兼作書籍的出版與製作。書店的高速成長期發生於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市民的求知慾望急湧,書店亦在城市內綻放。彼時書店往往門外陳列著新出版的雜誌,當眼處擺放著暢銷書,書架上排滿了百科全書、漫畫等等。城市社區裡,常常散落著類型相近的小書店。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