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美贸易战的600天:关税是如何升级的,又是谁在买单?

十三轮贸易谈判,五轮关税生效,数以千亿计的商品——在这场漫长争端中,痛的不仅是中美,全球经济都将损失4550亿美元。

中美贸易战的600天:关税是如何升级的,又是谁在买单?
若从2018年3月美国启动“301调查”开始计算,中美贸易摩擦已扰攘了逾二十个月。期间曾有数次“和解”曙光和“休战”协议,却仍有五轮关税生效,影响了数以千亿计的商品和许多人的生计。

编者按:10月,中国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长6%,创下近30年来的最低增速。上至政权合法性、下至普通百姓的餐桌,都蒙上了一层寒意。如何观察中国经济的困境和未来?端传媒咨询多方意见,推出“数说中国经济”系列报导,专题选取了地方债、贸易战、制造业、消费等重要切口,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展示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这是专题的第二篇,梳理了中美贸易战的全程及其造成的影响。第一篇聚焦了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地方债,请点击这里阅读。“数说中国经济”专题完结后,还会推出“数说台湾经济”,敬请期待。

若从2018年3月美国启动“301调查”开始计算,中美贸易摩擦已扰攘了逾二十个月。围绕知识产权、开放市场等主要议题,中美双方在北京、上海和华盛顿进行了共计十三轮贸易谈判,期间曾有数次“和解”曙光和“休战”协议,却仍有五轮关税生效,影响了数以千亿计的商品和许多人的生计。

这是自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初期、时任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对其他国家课征45%关税以来,最大的一次贸易战。“当年那场贸易战和今日的区别,在于胡佛对所有国家征收关税,而特朗普的焦点则集中在一个对手身上——也就是中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盖里·鲍尔(Gary Clyde Hufbauer)曾公开说。

梳理端传媒过去两年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许多学者与业内人士均不约而同地指出贸易战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之间的冲突。而过去二十年,中美融合曾是全球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在年中接受端传媒访问时说,“现在,这个势头中止了,开始转向相反方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