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讀者來函:作為內地生,留守中大是怎樣的體驗?

「作為留下來的內地生,我常常感覺自己是不可見的。」

讀者來函:作為內地生,留守中大是怎樣的體驗?
2019年11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學現場。

【編者按】在11月中旬,示威者和警方在香港中文大學爆發了連續多日的衝突。其間,來自中國內地、台灣和其他地區的許多非本地學生紛紛「撤離」中大。但也有人留了下來。這篇投予《端傳媒》的自述,便是一位留在中大的內地生對這幾天的紀錄和感受。其中的判斷、描述與立場,交由讀者判斷。

11月16日晚上八點十一分,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講師梁啟智於Facebook發布消息,稱「現場情況出現突發改變」,請仍留在學校的師生「立即離開」。學校和學生會亦發布消息,指學校為所有中大人安排了離開校園的交通。「抵抗」了連日以來來自校方、學系、家人、同學各方直接與間接的「勸退」,我最終因這條語氣嚴肅緊急的消息慌了神。諮詢了相熟老師的建議並得到同樣的勸告後,我倉促地收拾好行李,趕着夜色往山下校門跑去。

這時,中大校園裏已經見不到多少人的身影,宿舍樓更是隻剩下個位數的房間窗戶仍有燈光。一路上碰見的為數不多的人——無論街坊裝,還是有gear的示威者,都正匆匆地往校門方向走去。「四條柱」外,一些仍在駐守的示威者說「二橋不走,我們也不走」,卻讓要走的人趕緊走;有熱心人士為離開的人們指路,或提供義載。我坐上一輛義載,沿着大埔公路離開學校。車內另有兩名本地學生,正苦惱着離開校園後如何回家。而此時的直播裏,已經出現汽油彈燃燒的畫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