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記者手記:在新聞現場,如何應對風險,保護自己?

「有準備,並不意味着害怕。」

記者手記:在新聞現場,如何應對風險,保護自己?
1994年4月19日,新聞攝影師James Nachtwey在非洲的街頭戰鬥中拍攝。

「如果你尚沒有過報導暴動或衝突情形的經歷,我的猜測是,你遲早會遇到的。」講台上,史蒂夫(Steve Cook)一邊打開題為「失序公共空間」(Public Disorder)的演示文稿,一邊半開玩笑地說道。

7月,在巴西亞馬遜州瑪瑙斯(Manaus),普立茲新聞基金給一批報導雨林議題的記者安排了為期四天的「惡劣環境和急救培訓」(Hostile Environment and First Aid Training,簡稱HEFAT)。台上的史蒂夫,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裏一直在各種衝突地區從事安全工作,負責介紹危機評估和應對。在座的幾十名記者,除了我以外,都來自拉美國家,對涉及公共環境下的暴力場景不陌生。

我在培訓開始前請他務必講到暴力衝突情境——為了能夠轉達給在香港的編輯部同事。大型新聞機構可以臨時加強報導升級事態時的應對。而獨立媒體或獨立記者常常不會有這樣的資源,在場的這些拉美記者,也多是「自學成才」。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