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烟逝的焦土:中英谈判中被遗忘的钟士元“焦土方略”

在《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订前,“大Sir”其实向英国政府提出过不少大胆的政治方案,当中除了现时公众经常提及的“前途公投”以外,便是鲜被人提及的“焦土方略”。

烟逝的焦土:中英谈判中被遗忘的钟士元“焦土方略”
2018年11月14日,行政会议首任召集人钟士元离世,享年101岁。

编按:本文为“香港前途研究计划”(Decoding Hong Kong's History)独家为《端传媒》供稿。这项计划由数个独立NGO组织及青年学人共同成立,主要工作是从英国、美国、香港等地的政府档案中,发掘与香港相关的历史档案,聚焦主题包括:主权及前途问题、政制及法治体制、中港关系、涉外关系。公共政策则包括社会、经济及城市治理等。

“香港前途研究计划”研究团队日前从英国带回相当数量档案,《端传媒》将不定期刊出解读和研究成果。

人称“政坛教父”的前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钟士元日前逝世,这象征着殖民地时期传统香港华人代表及政治菁英一代的离去。这位“大Sir”在香港九七过渡前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在英国解密档案当中,记录了他在《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订前,其实向英国政府提出过不少大胆的政治方案,当中除了现时公众经常提及的“前途公投”以外,便是鲜被人提及的“焦土方略”。

回到中英前途谈判的早期,由于当时双方仍然在试探对方的底蕴,故不难在这段时期的历史档案中发现各式各样的、作为谈判筹码的“新颖”方案。尤其是在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面后,中英双方由于未就主权问题达成共识,迟迟未展开正式会谈,使得英方内部苦思如何将中方拉回谈判桌。大众所知的是,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3月去信赵紫阳,表示若中英能够商讨出保证香港未来繁荣稳定的方案,自己愿意向英国国会动议将香港主权交给中国。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