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Faces Places》短评:从摄影变成涂鸦,他们这样讲述陌生人的故事

一段相差五十岁的忘年之交,带上法国新浪潮余韵,记录下一个又一个平凡的生命

《Faces Places》短评:从摄影变成涂鸦,他们这样讲述陌生人的故事
若说《眼睛相旅行》是纪录片,不如说是一趟旅程,华妲和JR开车到法国乡郊村镇,一边制作“摄影涂鸦”,一边发掘寻常百姓的小故事。

明年就是法国电影新浪潮六十周年,艾丽丝华妲(Agnès Varda,台译安妮华达)被誉为“新浪潮之母”,她和尚卢高达(Jean-Luc Godard)是新浪潮中仍在世并依然有新作面世的两人。高达今年完成了《影像之书》(The Image Book),获康城影展(台译坎城影展)颁发“特别金棕榈奖”。华妲去年则和知名街头艺术家JR合作,拍成了《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台译《最酷的旅伴》),在上届康城影展广受好评,更获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法国电影新浪潮可说是电影史最叫人热血沸腾的一章,把电影作者论发扬光大,革新精神影响到世界各地,间接催生了新荷里活电影(New Hollywood,台译新好莱坞电影),据说《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台译《我俩没有明天》)本来就考虑过由杜鲁福(François Truffaut,台译楚浮)或者高达执导。法国新浪潮的导演群,阳盛阴衰,女导演寥寥无几,华妲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员,去年获奥斯卡颁发终身成就奖,康城影展也曾颁发相当于终身成就奖的荣誉金棕榈奖给她。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剧照。
《眼睛相旅行》(Faces Places)剧照。

相遇是主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