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3月2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总合政策学部教授小熊英二来港演讲,主题是“全球化下的社会运动”。演讲主要围绕三个问题: 一、自2011年开始,包括日本在内,为何全世界也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运动?;二、这些社会运动与过去的有何不同?;三、 运动背后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此文为当日的演讲稿,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张彧暋翻译,黄善如整理与笔录。端传媒获授权编修刊载,以飨读者。
一、2010年代全球的社会运动复兴?
自201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正在发生不同形态的社会运动,例如:纽约、西班牙、东京、台北、首尔、香港。2011年时,以色列也曾发生过大型的社会运动。为何当地会发生大型的社会运动?大概就是源于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格差”(编按:阶层差距)不断扩张,很多人即使大学毕业也无法找到好的工作。我到过许多不同的国家,但却听到同样的故事。大家都说“没有好的工作”、“地价上升”、“阶级分野愈来愈大”。全世界都面对一种不安定的状态,各种社交网络和互联网的服务不断扩大,令同样的故事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编按:见下文),它们的背景全都是一样的。2016年时,我在韩国也是听到同样的故事。这些社会运动的背景与之前的有什么不同?简而言之,20世纪的政治形式已无法配合现在的社会形态。现在就来说说20世纪和21世纪的社会形态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