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杨路:中美贸易战观看指南

对于充满好奇的“观众”来说,用什么视角来理解中美在这一场博弈中的种种行为和选择,成为了一个挑战。

杨路:中美贸易战观看指南
与普通的竞赛乃至战争不同,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并没有公认的范围。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大规模、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博弈,不同的议题在不同的维度上同时发展着。因此对于充满好奇的“观众”来说,用什么视角来理解中美在这一场博弈中的种种行为和选择,就成为了一个挑战。就像笔者看板球比赛一样,大多数人难免一时半会儿摸不着头脑。这一篇“观战指南”就选取三个重要的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场中美博弈。

战场:双边还是多边?

与普通的竞赛乃至战争不同,当前的中美摩擦并没有公认的范围。双方在定义阶段就展开了博弈:当前的冲突是一个中美双边的问题还是全球贸易体系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细枝末节,但是如同在战争前选择交战区域一样,是设定议程的非常重要一步,其结果直接影响了双方在实际博弈中的优劣地位。

目前双方的选择,主要来说就是中国希望把问题放到多边组织解决,而美国希望通过双边渠道解决。主要的证据是,美国早前发起的针对钢铁和铝制品的“232调查”,其法律依据是美国1962年《贸易扩大法》第232条,即美国商务部可以调查任何进口物品对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组织(WTO)前身世界关贸总协定(GATT)第21条的规定,成员国是可以用国家安全原因豁免世贸组织规定的(比如在战争状态下对敌国进行贸易禁运)。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